当前位置 :行业新闻
 
EPC工程总承包布局项目管理信息化

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在竞争力这个木桶上,管理是所有木板中最短的一块。

信息化是固化基本管理、活化综合管理、强化例外管理、建立危机管理、优化战略管理的强有力变革工具。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和提质增效,已成为具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特点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有待提高

16年前的2002年,由时任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王宁副司长为团长,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同济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等单位人员组成的考察团一行6人,赴美国、加拿大对柏克德(Bechtel)、凯洛格(KBR)、福斯特威勒(Foster Wheeler)、鲁姆斯(ABB Lum-mus)、福陆(Fluor)、兰万灵(SNC-Lavalin)等6家大型国际工程公司及中小型的派洛帕克(Propak)公司开展EPC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那次考察内容涵盖了项目管理信息化。在这些大型国际工程公司,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它们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

英国《麦格劳—希尔建筑》(McGraw-Hill Construction)统计发现,在过去的50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而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却下降了约10%。可以说,建筑业是数据量最大、业务规模最大的大数据行业,却是当前各行业中最没有数据的行业,整个行业基本与互联网和大数据割裂,管理创新能力弱,企业与行业的转型升级步履艰难。

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较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头条号曾经发布了一篇《不花一分钱也能实现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原创文章,阅读量高达1.2万,受到了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说明,大家对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认识还不深刻,重视程度还不高,投入严重不足。

16年后的今天,国内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与国外的差距仍然非常大。

EPC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业过程,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及时显示当前工程项目实施效果(进度、费用、质量等)有无偏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下一步工作。工程规模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工作量会呈指数级增加,只有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些现代化工具才能完成。可以说,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水平已成为EPC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我们逆向思考一下,企业如果在EPC工程总承包业务起步之初高起点地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布局,就能更好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早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价值巨大

2015年10月,在工程总投资60亿元的兰州水源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笔者带领团队进行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成功研发了一套“EPC智能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我们采用“深入一线、参透需求、集中研讨、快速迭代”的方式进行研发,并迅速落地到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很好地起到了促进“体系流程落地、知识固化升级、人才快速成长”的作用。

因此,就此经历,笔者谈谈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

(1)信息化是项目管理的基础设施。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不是马上就能见到效益,马上能致富,但我们多了奔向富裕的机会。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设施。

(2)信息化是积累数据和经验的抓手。数据的价值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信息化建设越早规划、越早建设越好,爆发的效益迟早会让企业目瞪口呆。

(3)对于小型项目,不花一分钱也能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上,各种免费的信息化工具一大堆,但是企业会发现,他们大多只能解决一个点的问题,也给不了企业长期使用它的信心,毕竟大产出需要大投入。

(4)项目管理软件不是拿来就能用,不是说复制就能复制的。或者说,软件复制容易,整个项目管理能力的复制很难。一套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发挥效益,与系统本身有很大关系,但绝对不是全部。对于项目管理来说,项目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管理方式、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都决定了一套优秀的项目管理系统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国内很多企业因研发能力限制,购置了一大堆系统,解决了各部门的具体业务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无数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共享和互通,大大降低了内部效率。集成式开发是大型EPC工程总承包企业信息化的正确道路,集成开发的前提是标准化。

(6)高度信息化是高端项目管理企业的标志,也是最值得投入的一个方向。工程建设最缺少数据。在数据驱动业务方面进行探索的企业还很少,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布局还不多,对于大家都是机会。

(7)信息化天然具有公开、透明的特性,受互联网的影响,扁平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这与中国传统的等级文化存在诸多冲突。很多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来推行,阵痛之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值得借鉴。

稳步推进

笔者长期关注工程、管理与信息化的融合,如果从大学毕业设计时开发计算水力学的小程序算起,已有13年时间。

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有很多广受用户好评的软件,如QQ、微信、滴滴、支付宝等。而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最接地气的效果就是要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自动化,减轻从业者的工作量。

如果将网络设备与标准化看作信息化建设的两大基础性工作,那么网络设备是信息系统的“硬件”基础,标准化则是信息系统的“软件”保障。

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实现自动化,也无法实现数据共享。计算机信息流通不同于人类的语言沟通,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被接收端所理解。标准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点的基础性系统工程。企业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标准化。

1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信息分类编码是对一些常用的、重要的数据元素进行分类和代码化,信息的分类与取值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关系到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的自动化水平与效率,信息代码是否规范、标准决定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性能。因此,信息分类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考虑,达到全局优化效果。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需要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原则,建立适合和满足本企业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编码体系和标准。具体做法是,企业对行业特点、规程规范、业务标准进行统一的梳理,从小处着手,逐步来建立。

2 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

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对信息系统内部和信息系统之间各种软件、硬件的接口和联系方式及信息系统输入、输出的格式制定规范和标准,包括网络的互联标准和通信协议、异种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格式,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方式等。

没有接口的标准化,就相当于没有建立共同的语言,子系统之间就无法进行沟通交流,信息无法进行传递和交互。

3 管理方法和流程的标准化

管理方法和流程的内核是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信息化在很多时候被作为推动企业流程再造的抓手,这是因为,只有信息化才能把这些企业内在的东西固化下来,方便复用,便于持续改进。

4 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

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主要指在系统开发中遵守统一的系统设计规范、程序开发规范和项目管理规范。系统设计规范确定字段、数据库、程序和文档的命名规则和编制方法,以及应用程序界面的标准和风格等;程序开发规范对应用程序进行模块划分、标准程序流程的编写、对象或变量命名、数据校验及出错处理等过程和方法做出规定;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组中各类开发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开发过程中各类问题(如设计问题、程序问题等)的处理规范和修改规则,文档的编写维护。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软件工程的设计规范,实现信息系统开发自身的标准化。

对于一个规模庞大的信息系统,如果在规划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规定,会让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幅度增加,这也会无形中增加了运行成本。高水平的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公司,一般建立了完备的开发管理制度,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了规范。

可以说,企业只有经历了如上4方面标准化的痛苦,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美好才能到来。

结语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机遇。各种新技术,如BIM、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都在尝试融入传统的建筑业。EPC工程总承包作为一种顺应建筑业发展的建设模式,颇具生命力,且已被国家作为推进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的重要抓手。自1984年国家推行EPC工程总承包以来,众多工程企业积极实践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但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的粗放模式仍然十分普遍,EPC工程总承包市场逐渐演变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

先知先觉的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已经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跑道上展开了布局。不管跨过标准化这道坎有多痛苦,我们的认知还需要提升,这已经是一个亟需思考的问题。

[ 返回 ]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
总经理致辞
企业文化
企业视频
企业荣誉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综合管理
项目成本
内部办公
物资成本
人力资源
综合劳务
......
  宣传资料
软件下载
江苏万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2016 网络支持 江苏万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企划部 苏ICP备12076727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吉安路209号吉安大厦 电话:(0514) 80666668 80666661